天天影视网天天综合色在线播放_丁香激情视频_黄色一级片视频_岛国片在线看

當前位置:首頁 > 區縣動態 > 嵐山區

日照市五蓮縣探索“四三”工作法 推進安全生產執法改革

      發布時間:2023-03-14 16:35       瀏覽次數:15481

五蓮縣以深化應急管理綜合執法改革為契機,以省安全生產“八抓20條”創新措施為總遵循,堅持問題導向,創新工作機制,探索建立“四三”工作法,推動執法改革走深走實。

一、強化三項措施,建強執法隊伍。一是強化編制保障,推進安委會辦公室實體化運行。為適應安全生產新形勢,進一步推動安全生產工作機構高效運行,在縣應急管理局原有綜合協調科的基礎上,增設安全生產督導考核科,作為縣安委辦的工作機構。為縣應急管理局核增行政編制2名、事業編制3名,列縣安委辦專項編制。由縣委組織部明確1名熟悉業務的科級干部專職負責,面向全縣公開選調工作人員3名,專門用于充實安委辦人員力量。二是強化“互補互助”,破解人員不足難題。最大限度發揮現有人員力量,將工商貿科與應急管理執法一室,礦管科與應急管理執法二室,危化科與應急管理三室,法規科、綜合科與應急管理執法四室進行互補,讓每名執法人員都成為了能查會管、懂程序、知法規的“多面手”。全體人員考取行政執法資格證,具備執法資格。三是強化傳幫帶,提升工作技能。針對近年來新進人員業務知識尚淺、工作經驗不足等實際情況,推行“一帶一”傳幫帶制度,指定相應的科室負責人或業務骨干作為傳幫帶責任人,采取“一對一”方式,對8名新進人員進行教育管理,幫助其盡快熟悉執法流程,全方位提升調查取證、文書制作等方面的實務操作能力。

二、做到“三個明確”,構建委托執法新格局。一是依法賦權,明確委托執法權限。針對基層“有責任、無權限”問題,制定《五蓮縣安全生產委托執法暫行辦法》,與12處鄉鎮(街道)逐一簽訂《安全生產行政執法委托書》,依法依規賦予鄉鎮(街道)安全生產法律政策宣貫權、行政檢查權、現場處理(違法行為制止)權等26項行政執法權限,將安全監管關口移至最前沿、重心下移到第一線。二是分片幫扶,明確執法標準。每個鄉鎮(街道)按照“1+2+N”模式(即1名專職主任、2名專業人員、3-5名編制人員)配備人員,其中有證執法人員不少于3名。縣應急管理綜合執法大隊將12處鄉鎮(街道)劃分為4個片區,每個執法中隊聯系一個片區,確保委托執法按照規定標準開展,不出問題。同時,每個鄉鎮抽調2到3名人員,配備1名安全專家,不定期開展異地執法活動,由專家現場進行指導、把關,幫助提升技能。三是兌現獎懲,明確罰款用途。用好考核、通報、問責三項制度,每季度對鄉鎮(街道)執法工作開展績效評估,評估成績納入年度績效考核成績。同時,對于受委托執法鄉鎮(街道)收繳的罰款,專項用于“安全生產執法裝備配備、聘請專家、購買服務等支出”,每半年兌現一次。今年以來已兌現資金58.2萬元,有效調動了委托執法的積極性。

三、建立三項機制,規范執法行為。一是建立案審委集體決定機制。根據《安全生產法》、《山東省安全生產條例》、《行政處罰法》等有關規定,對生產經營單位違法行為進行詳細研判,并由局法規科對案前、案中、案后應該履行的程序和手續嚴格審核,嚴格把好審理程序關。在查清事實、取足證據、完備程序的基礎上,嚴格對照有關法規,確定違法行為,行政違法行為作出處罰決定前,必須經應急管理局案審委集體討論決定后再下達處罰決定書。二是建立查處分離機制。將行政違法行為案件的查處和處罰決定送達相互分離,一線執法人員負責對違法行為立案、調查、處罰等工作,法規科負責審核案件材料的真實性、可靠性、合法性,案件審理室負責文書送達、處理投訴等工作,讓執法權力分段行使,形成互相監督、互相制約的工作機制,避免‘人情案’、‘關系案’。三是建立廉政承諾機制。執法人員在執法前首先簽訂廉政執法承諾書,接受被執法單位監督和評價。根據執法檢查情況,隨機通過電話問詢、深入企業調查等方式對執法人員執法行為進行監督,對違紀行為進行嚴肅追責問責。同時,縣紀委派駐組定期對執法人員開展談話提醒,筑牢“廉政”底線。

四、創新三種執法模式,提升執法效能。一是網格化助力聯合執法。出臺《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安全防范工作的意見》,將全縣640個村居(社區)劃分2267個網格,配備一級網格長13名,二級網格長70名,三級網格長640名,四級網格長2267名,將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定人、定崗、定責,落實網格化監管,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宣傳教育、違法行為排查,對排查發現的非法生產、制造、儲存、經營、建設等行為,組織負有監管職責的部門開展聯合執法,嚴厲打擊非法、違法行為。目前,已開展聯合執法3次,并對3家8項違法行為立案處罰。二是智慧化賦能應急執法。依托“日照智慧安監”平臺,推進職責監管的312家企業全部線上運行安全標準化體系和風險隱患雙重預防機制,依據系統生成的紅黃藍三色“安全碼”顏色差異,開展“差異化”執法。對“紅碼”企業列為重點監管執法企業,隨變“紅碼”隨檢查,對不具備基本安全生產條件、不能保證安全生產的,一律立案查處并嚴格落實責令暫時停產停業整頓,原則上執法檢查頻次確定為每季度1次;對“黃碼”企業列為常規監管執法企業,隨變“黃碼”隨檢查,原則上執法檢查頻次為每半年1次;對“藍碼”企業以自主管理和“雙隨機”執法檢查為主,原則上執法檢查頻次為每年1次。目前,已檢查“紅碼”企業30家,發現問題135項,并對6家8項違法行為立案處罰。三是服務型執法促效能提升。嚴格落實“誰執法誰普法”普法責任制,在執法的同時,將普法融入執法辦案全過程,以普法促進執法,讓違法者自覺尊法守法。深入推行“執法+服務”工作模式,強化執法人員服務意識,每名執法人員包聯3家規上企業,主動靠前服務,積極了解企業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方面的服務需求,幫助企業深入查找問題隱患,解決安全生產工作中的“疑點”、“難點”問題。目前,已幫助包聯企業解決疑難問題38件。